最近一个月的早朝,按理来说现在已经是年底了,应该讨论一下明年的计划才对。

    这一切都要上报给朱元璋。

    只有朱元璋点头,他们才能够进行下去,如果被拒绝,那就需要重新制定计划了。

    然而现在一反常规,文武百官都沉默起来。

    只因朱雄英的出现。

    朱雄英一看,顿时乐了。

    看来朝中大臣们,对自己还是很忌惮的。

    朱雄英当即越众而出。

    他抬起头,看着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

    “爷爷,咱有话要说!”

    “孙儿,今天想要告诉爷爷,大明朝的赋税该改革了!”

    朱雄英不愿上朝。

    所以老朱不想做什么,朱雄英就要说什么。

    几番下来,老朱就会心烦意乱,再不让朱雄英上朝。

    不管怎么说,朱雄英都已经计划好了,现在是洪武十七年,距离老朱去世还有十年。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朱雄英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就可以继承皇位了。

    到时候,不说其他,光是大明希望小学,就能培养出一批骨干力量来。

    朱雄英,就是要推翻儒家的统治。

    那时候朝里这一帮人,得换个七八成。

    朱雄英还到这早朝做什么呢?

    还不如彻底放飞自我,这样才能打消老朱想要让自己上朝的想法。

    文武百官们一听朱雄英要改赋税,一个个的心都沉了下去。

    说起来,朱雄英和他们向来是对立的。

    上一次一条鞭法,很多大臣都是暗地里反对的。

    只是朱元璋把这一切都给压下去了。

    最后,发现这一招还挺管用的。

    百官被打脸,如今朱雄英又要改赋税。

    他们尽管不想看到朱雄英的神起,又怕再被羞辱一次。

    毕竟,这可不太光彩。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心脏猛地一跳,暗叫不好。

    他怎么也想不到,朱雄英到现在还惦记着税制!

    朱元璋曾经问过朱雄英,怎样才能提高大明的赋税。

    朱雄英的办法有两条,一条是大力发展工商业,征收商税。

    另一条,就是向王公士绅征收赋税。

    事实上,老朱已经默许了朱雄英的第一条做法。

    不过,第二条,却让老朱犹豫不决。

    所有人都在说,宗室有特权是理所当然的,士绅家族也是为了维护底层的稳定,所以,这两个都要免税。

    但朱雄英就是死抓住这点,不撒手。

    这让朱元璋如何不慌?

    他可不想让大明乱成一锅粥。

    但朱元璋仍是硬着头皮喝道:

    “你想启奏什么事?”

    他甚至亲口询问!

    这本是朱元璋无奈为之,但在文武百官的眼中,却是另一个意思。

    在他们看来,朱元璋和朱雄英是在唱双簧。

    早在之前,两人已经有过一次这样的合作。

    文武百官们心中暗暗庆幸,幸好他们没有开口。

    否则的话,还不知道有没有好下场。

    既然这对爷孙要演一出戏,那他们就默默看戏吧。

    说完这句话,朱元璋就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大错。

    大意了!

    让满朝文武都觉得,他是在给朱雄英撑腰!

    可实际上,老朱压根就没想过,要让亲王跟士绅们交税!

    而朱雄英,却是欣喜若狂。

    老朱,报应不爽了吧?

    见时机成熟,朱雄英立刻开口道:

    “爷爷,孙儿以为,曾泰一直在说国库亏空,跟要债一样!”

    “为什么大明会出现国库亏空的情况?就是税收不够花!”

    “为什么税收不够花?当然是因为税收太低!曾大人,你说是不是?”

    朱雄英似笑非笑的看向曾泰。

    曾泰哪里敢多说什么,连忙躬身道:“是啊,殿下,一年的赋税,还真不够!”

    曾泰的反应,让朱雄英很满意,他转头看向朱元璋。

    “爷爷,所以我觉得,要么增加收入,要么减少开支。”

    “曾大人不是说过,户部花的钱,那都是必须花的么?”

    “那就绝对不能减少开支,而是要增收。”

    “比如,让士绅们的土地一起交税,让亲王们的土地,也一并缴税。”

    “顺便说一句,那些富商和士绅们私下里开的铺子,也要交税!”

    曾泰那叫一个苦啊。

    他什么都没说,却被人扣上了帽子。

    他也不敢反驳。

    就怕朱雄英一个不高兴,户部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朱元璋端坐在宝座上,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注视着朱雄英。

    这臭小子,每次上朝,都是要改革。

    你说改就改?

    朱元璋没说什么,朱标却是一脸的不耐烦。

    朱标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也一直在观察着朱雄英。

    他隐隐感觉到,朱雄英今天的目的,并不是让士绅们还有皇子们交税。

    而是另有打算。

    但朱标却无法看透。

    可即便看不出端倪,朱标也绝不允许朱雄英乱来。

    “父皇,儿臣认为这件事不太妥当。”

    朱标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皇子皇孙,都是我们皇族的一员,这些人,都是为大明镇守四方的。”

    “尤其是北方的那些皇子们,更是肩负着防止北方草原部落入侵的任务。”

    “若是让他们缴纳赋税,怕是会让他们寒心。”

    “至于士族,大多是为了稳固大明的根基,所以不能让他们增加赋税。”

    皇子可以直接免除一切赋税。

    而士绅们可以减税。

    朱标不赞成把这两股力量,推向大明的对立面。

    这不利于大明的发展。

    谁知道,他们会不会造反。

    当然也有可能,其他人造反,这两大势力袖手旁观。

    朱元璋看看朱雄英,再看看朱标。

    怎么感觉,跟朱雄英唱双簧的是朱标?

    太子以前很讨厌朱雄英,怎么今天一点也不急。

    这和朱标的行事作风完全不符啊!

    “是啊,亲王士绅,才是大明的中流砥柱。”

    朱元璋淡淡道:“收这两方的赋税,恐怕不太妥当。”

    文武百官顿时一脸懵逼。

    难不成,不是只有陛下和皇长孙唱双簧,连朱标也要插手?

    这也太扯淡了吧?

    文武百官们看着三人,都是一脸懵逼。

    可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却是看不出来。

    这三个人,都是一副人看不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