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过后,冯正明的两家店恢复过去的那份平静。

    没有了追星族的登门,让两家店看起来生意似乎显得有些平淡。

    但这对冯正明来说是好事。

    他和江成哲以及后厨的厨师们,可以更加专心致志烹饪。

    而在元旦过后,冯正明西餐馆街上这家店,来光顾的海外友人越来越多。

    这大概是元旦那晚,海外一些驻沪城的人员光顾后。

    他们向不少海外友人进行了推荐。

    所以导致不少海外友人在沪城找不到地方吃,就会想起到冯正明的店里尝尝看。

    结果当他们踏进冯正明在西餐馆街上这家店后。

    立刻就能感受到一种仿佛回到家乡的气氛。

    冯正明店里那种西式快餐的上餐方式。

    更是让很多海外友人相当的喜欢。

    还有冯正明和江成哲他们对口味上的调整,也都非常符合海外友人口味。

    如此一来,又经过来光顾海外友人的宣传。

    很自然让冯正明西餐馆街上这家店,成为了相当多海外各国人在沪城一个首选餐厅。

    甚至要比不少沪城的西餐馆,还要受到海外人的喜欢。

    大量海外人的光顾,又使得国内某些很喜欢处处跟海外比的人受到吸引。

    让本来一些想要诋毁冯正明两家店的人无从开口。

    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喜欢的一家店。

    你们吃都没有吃过的人,又凭什么去评头论足

    冯正明这家店的变化,也是让沪城一些厨师感到无法与之抗衡。

    很多厨师想不明白。

    冯正明明明做的是鲁菜,怎么会受到海外那些人的喜欢

    为了搞清楚这点,开始有一部份沪城厨师登门品尝。

    这些登门品尝的厨师里,有沪城本帮菜厨师,也有一些其他菜系在沪城的厨师。

    在登门品尝冯正明店里的菜品后。

    这些厨师普遍意识到关键问题。

    冯正明这位状元确实很懂如何调配口味。

    他店里的每道菜,口味上都能做很多的调整。

    在点餐的时候,是可以告诉服务生的。

    然后上桌的餐食,口味上会根据不同需求做出相应调整。

    这种调味的手艺让其他厨师有点破防。

    一个厨师能够做出那么多针对性的口味

    要知道很多厨师可能从业很久,都未必能够把主流的口味吃透。

    这一刻,让很多厨师终于认识到,自己跟冯正明之间差距到底有多大。

    厨行里过去就有那么句老话。

    三年刀,五年火,十年修得一口锅。

    三年刀,自然是指刀功至少要练上三年。

    五年火,是火候的掌握至少五年。

    十年修得一口锅,则是指至少十年时间,才能整整融会贯通掌握这一口锅中菜的烹调细节和口味。

    而到了味道上,很多厨师真是一口味道需要研究一生。

    可冯正明这里,他能如此精准拿捏各种味道,让主动上门的厨师不得不服气。

    其实,后厨里江成哲他们也都很服气冯正明的这点。

    江成哲更是私下里问过冯正明。

    “你到底是怎么可以确定,每一种味道能调到刚好的地步”

    冯正明给出回答很直接:“自己去尝。”

    江成哲一度被这个回答说的有点无语。

    看到江成哲的样子,冯正明笑着给出解释。

    “你要用自己的舌头去品尝不同滋味,尤其是我们自己做菜,必须要亲口去品尝,不能单纯去相信手上的经验。

    无论是手还是眼,还是那些所谓的经验,实际上都没有舌头尝一下来的准确。

    当然,这也需要平时注意保护味觉,还要对自己味觉有一定了解。”

    江成哲有些奇怪:“对自己味觉有所了解”

    冯正明点头:“是的,你要知道自己味觉是敏感还是不敏感先要知道自己的口味是偏重还是偏淡,然后才能更好的调味。”

    “这,这个怎么能知道”

    看到江成哲吃惊样子,冯正明给出的方法是对比。

    “可以和后厨其他厨师味觉对比,也可以和客人的味觉对比,总之要总结出一套适用自己的调口刻度。

    调口的时候,按照自己心里的刻度去加入味道。”

    冯正明跟江成哲说这番话时,后厨里其他青年厨师和学徒也都在一旁听着。

    所以他干脆给大家举了一个比较直观的栗子。

    “简单来说,在沪城这里,本地人可能因为习惯吃甜,所以味蕾对甜味不是很敏感,有时候我们觉得齁甜,他们可能还是觉得一般口味。

    这种时候在调口的时候,我们其实可以自己和沪城本地人进行对比。

    客人来了,让服务生在对方点菜时,了解对方口味偏好。”

    夏蕙突然开口:“我明白了,师叔你在菜单上加入口味偏好选项,就是为了应对这一点。”

    冯正明点头:“对,要了解客人的偏好,才更容易对口味进行调整。

    同时要想把味道调到最合适,也就需要先了解自己的味觉。

    知道自己味蕾对口味的敏感程度是多少。”

    这么一番解释,让在场大家理解的更加深刻。

    冯正明还提醒:“还有一点很重要,你们必须要先去尝每次买回来的调味料,因为不同厂家、地区的调味品在味道上会有差异。”

    这一点细节,让江成哲瞬间意识到很关键。

    “对对,不同品牌的调味料,味道上会有差别的,这个必须要提前知道。”

    孙海问:“小师叔,那我们基本都是用老家酱园厂的酱油之类,是不是也为了保证口味一致”

    “对,不过每一批来了之后,你们拆封的时候,一定要先自己品尝一下。”

    冯正明对自己后厨里的众人没有丝毫的隐瞒。

    他是把各种细节都说到,好让大家能知道该如何去努力。

    经过冯正明的教授指导,后厨里每个人都在慢慢进步。

    这一种良性的发展,可能也是其他餐馆和酒楼所不具备的。

    时间不知不觉进入到二月。

    冯正明已经开始准备休息,让大家可以回家准备过年了。

    按照冯正明的安排,沪城的两家店,都会在过年之后,正月初十才会开业。

    开业时间比泉城的店还要晚。

    一来是因为江成哲从港城来回需要更多时间。

    二来冯正明也希望忙碌一年时间的大家,可以在过年期间好好休息。

    而两家店歇业的时间,更是被冯正明放在了农历腊月二十。

    也就是说,进入二月没几天冯正明沪城两家店将要歇业。

    让冯正明没想到的是,自己两家快餐店,竟然都有人上门问能不能订年夜饭。

    面对这样的询问,冯正明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不好意思,我们的店不能订年夜饭的,而且我们再有几天就要歇业,大家也都是需要回家过年,再开业要等过完年之后,正月初十才会重新营业。”

    “什么正月初十才营业”

    冯正明公布出的这个消息,让得知的很多人都惊讶不已。

    “冯状元你们这休息的时间也太久了吧”

    “是啊,过年期间生意其实不差的。”

    “而且在沪城,过年可能会有很多外地人来沪城玩,你们过年期间不休息的话,保证生意会比平时还要火爆。”

    “没错,你们为什么过年要休息”

    冯正明微笑给出他在泉城几乎每年都要说的解释。

    “因为无论是厨师还是服务生,我们也都需要过年。

    我和我厨师团队是从泉城和港城来的,我们已经在沪城忙碌了一年时间,到了过年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回家去好好陪伴家人。

    作为老板,我当然可以让大家不休息,可以给大家多加一些工资。

    但有些东西,并不是加工资就可以弥补的。

    我希望我店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开开心心回家去好好过年。

    过完年后,可以时间充裕,慢悠悠回来上班。”

    冯正明的这么一番解释,让大多数人都表示理解。

    更多人是羡慕冯正明店里的员工。

    两家店收拾妥当,冯正明在腊月二十的时候开始放假。

    他没有着急回去,而是和泉城众人买好了腊月二十二返程的车票。

    然后给了大家两天时间,可以在沪城逛一逛,玩一玩,瞬间给家里人买些东西带回去。

    冯正明的这份大方,让江成哲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你可真是个绝对的好老板,放在港城,恐怕他们在收到有人主动要订年夜饭,绝对不会放过赚钱的机会。

    更别说提前给大家放假,还提前发了钱,让大家回去之前上街购物了。”

    冯正明不禁大笑:“哈哈哈,这是我跟你们港城那些所谓名厨的区别。”

    江成哲点头:“确实区别很大,你会让大家更有归属感,都愿意跟着你一直干。”

    冯正明感叹:“我只是不觉得需要那样逼迫大家,我已经赚了不少钱,也需要给大家分一些,让大家都可以过个好年。”

    江成哲很明确的表明:“你自己没赚到多少钱吧你其实大部分的利润,都分给我们大家了。”

    “不好吗”冯正明满脸堆着笑容。

    “我有那么多家店,每家店我只剩下两成的利润,那么多家店加起来,我一年最后到手的利润也已经不低了。”

    被冯正明这样一说,江成哲点点头。

    “是啊,你和港城名厨们不一样的地方是,你自己就是大老板。”

    冯正明纠正:“我和他们最大的区别,是我更在意食客体验,也更在意我的每位员工,不需要考虑老板的需要。”

    江成哲无奈:“好好好,你怎么说都行,我这个员工还是感谢老板让我能多休息。”

    冯正明笑着问:“要不要过年去我们齐鲁”

    江成哲摇头:“不能去,我答应家里人过年回家,大半年时间都没有回家了。”

    “也对,回家好好休息,多陪陪家里人,如果有机会,欢迎你带家人到泉城去玩。”

    江成哲答应:“好的,有时间的话,我一定带家里人去泉城玩。”

    给了泉城来的青年厨师们两天时间。

    大家自然是在沪城好好玩了两天。

    还给家里人买了不少的礼物准备带回去。

    冯正明也去给家里人买了一些礼物。

    他还专门为妻子买了一部手机。

    等大家都采购差不多,冯正明他们泉城来的众人一起,提着各种买好的礼物,一起乘坐上了返程的火车。

    又是经过了一段颠簸,冯正明他们终于回到了泉城。

    沪城回来的这批人,冯正明是给大家安排了住处,让大家可以先在泉城休息一下,然后再分别返回各自家乡去过年。

    得知冯正明他们回来,几位师兄还是更激动,都迫不及待想见见沪城回来的人。

    很想检验一下,他们在沪城厨艺上是不是有了更大的进步

    为此,三位师兄专门找到冯正明。

    “正明啊,他们跟着你在沪城又是上电视上报纸的,到底有没有什么进步,你是不是让我们见识见识啊”

    “没错,也给我们后厨里的那些小青年们上上课,让他们明白状元的实力。”

    “正明你就别出手了,让他们出手交流一下。”

    冯正明面对三个师兄的要求,也是有点无可奈何。

    他只好是跟自己沪城后厨班底的众人说了一声。

    “怎么样啊你们有没有信心跟泉城几家店的新人比一比啊我可先告诉你们,别小瞧泉城几家店里的新人,他们去年年底的全省青年厨师烹饪比赛上,名次可都不低。”

    冯正明故意这样说,是希望激发一下沪城回来这批人的斗志。

    果然被冯正明的话刺激一下,从沪城回来的人一个个斗志昂扬。

    都想要跟泉城几家店里新招的青年厨师们交交手。

    冯正明和三位师兄是立刻开始着手安排。

    只是让冯正明没想到的是,他和师兄们正在着手安排内部这场比试的时候。

    他被泉城的几位老师傅找到,老师傅们竟然也希望可以参与交流。

    冯正明想了想,干脆答应了泉城老师傅们的要求。

    包括自己师父家私房菜馆里的几位学徒。

    一共是组织起了有三十多人的青年厨师比赛。

    地点自然是放在了自己的汇泉楼里举行。

    冯正明和三位师兄没有当评委,而是让老师傅们和冯爷爷、司徒爷爷一起来当评委。